为促进内蒙古地区中医养生康复学科的发展,加强传统中医养生经验和身心疾病康复理论的推广与学习,由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和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于2025年7月4日—6日在呼和浩特成功召开。
会议的开幕式由内蒙古医科大学李婷副书记主持。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会长于连云、秘书长陈玉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林、院长张锁、副院长董平等。
在开幕式上,张锁院长首先对前来参会的嘉宾领导及各位委员、同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接着张明锐主任委员做了分会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最后,于连云会长就分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发表了“重视组织建设、推动学术交流、强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讲话。
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医疗机构的2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区内外各地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临床专家为大家做了专题学术讲座。会议还特别影印了清代叶志诜选辑的《颐身集》供委员们学习。
会议期间,经分会组委会报备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审核同意,增补了1名常委及16名委员。
分会自去年换届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1、召开了分会换届后首次学术交流大会。2024年9月27日分会完成“换届”,新一届分会由主委1名、副主委4名,常委7名,委员77名组成。学术交流大会历时两天,圆满完成。
2、立足加强队伍建设,扎实提升委员专业水平。分会主委、副主委及常委,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持续打磨与提升专业水平,传递经验心得,使每一位成员精于临证,谙熟养生。坚持每周举办线上中医专题讲座共计26场,内容涵盖中医四大经典、临床特色疗法及个人经验总结,其中陈东亮主任对《伤寒论》中经典方剂的解析、张立山教授主讲的《厚朴麻黄汤的临床应用体会》等讲座广受欢迎与好评。以微信群为平台,上传常委、委员的临证医案分析共十次,提取可复制使用和引领临证的用药遣方经验,鼓励大家积极进取、共同提高。
3、大力开展养生康复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2024年以来,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委员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和乡村,开展线上线下大型养生科普和义诊4次,受众人群上万人。
4、系统整理中医药经验,推动中医历代名医学术传承。分会坚持以夯实中医临证技能,引领养生康复适宜技术的推广,十年如一日,梳理百年来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临证方药,并在临床中验证疗效。鼓励大家积极分享临证经验,努力把每年的年会开成中医临证和养生康复经验交流会。
分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要求是:
1、加强组织建设,争取更多有志于中医养生康复事业的人士加入分会,壮大学科团队力量。
2、设置常委工作站,发挥技术骨干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中医养生康复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3、继续开展线上讲座,每两周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每位常委至少进行一次线上讲座。
4、学术交流拓展到适宜技术、针灸、推拿、药膳等多个领域。
5、鼓励全体委员在临证时留心卓有效验的中药或成方在群里进行分享,并在下一次学术年会前提交个人年度中医临证心得。
6、分会将委员上传的经验、医案、医话等在下一年度学术年会前编撰印刷成册,集腋成裘,共同提高,来自民间,回归临证。
7、每年点校出版一种中医养生古籍与全体委员分享。
8、全体委员要在各自工作所在地积极开展养生康复知识讲座,达到惠及百姓的社会效果。
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区内外众多老师进行了讲座分享。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医科大学李婷副书记主持
主任委员张明锐教授做了“乙巳临证方药用验与感悟”讲座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王婧琳做了“古籍-临证”的关联及感悟”讲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术协会名誉顾问蔚玉成做了“八段锦标准动作精讲与跟练”讲座
养生康复分会副主委李诗雨做了“中医身心同调研究心得”讲座
副主委张宝林做了“糖尿病诊疗及养生思路与方法探讨”讲座
常委韩景昕做了“临证经验及养生体悟”讲座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吕行做了“青年中医成长分享与临证心得”讲座
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马越做了“女性痛经的中医养生防护与治疗精要”讲座
内蒙古医科大学讲师张华做了“中医气法养生基本思路与应用”讲座。
常委许继艳、李文华及委员杭曦悦等也进行了经验分享
部分参会代表在讲台前合影